(编者按)在这个快节奏、高强度的社会中,总有一些平凡而伟大的故事,温暖着我们的心房,提醒着我们人间自有真情在。在星城公司,有这样一对普通的环卫工人,他们既是工作中的默契搭档,又是生活中相濡以沫的伴侣,更是瘫痪9年母亲和12岁孙子身旁最坚实的依靠,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亲情篇章。
早上4点,天刚蒙蒙亮。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时,在仁怀市城区道路上,陈少宽、代荣中这对夫妻便开始了他们忙碌而充实的一天。
![](/Public/Uploads/editor/image/20241206/20241206143148_16871.jpg)
清扫人行道、拾掇垃圾......他们身穿醒目的环卫工作服,穿梭在酒都的街头巷尾,手持扫帚,一挥一洒,一拂一拭——这样的动作,他们日复一日已经作了13个年头。
今年57岁的代荣中和61岁的丈夫陈少宽是星城公司的环卫工人,自打2011年拿起扫帚开始,他们就再也没有放下过。拿起扫帚的理由很简单,要放下却谈何容易。在许多人眼中,环卫工人这份工作向来是大家不愿意做的“苦差事”。然而,这份工作却成了夫妻二人眼中的“香饽饽”,因为手中的扫帚一头连着城市的清洁,一头连着家庭的希望。
![](/Public/Uploads/editor/image/20241206/20241206143256_71218.jpg)
在做环卫工人以前,夫妻俩都在老家学孔镇务农。“那时候家里穷,二儿媳是外地人,怕她嫌弃我们家庭条件不好走了,也想改善一下家庭生活条件,所以我们就有了进城的想法。”代荣中说。
2011年,老两口便决定举家进城务工。进城不易,留下更难。由于学历低又没有技术在身,他们辗转多日,四处奔波,却始终未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。面对生活的压力与未来的迷茫,那一刻,夫妻俩心中感到十分无助。
就在他们快要放弃的时候,在亲戚的口中偶然间得知了星城公司正在招聘环卫工人,而且要求不算高。抱着试试看的态度,他们决定去应聘。没想到,这一试,却成为了他们人生的转折点,夫妻二人都顺利进入星城公司上班。
环卫工作虽然辛苦,每个月工资也不高,但它却为夫妻俩提供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,更重要的是,它让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与归属感。随后,一家便在楠竹林附近租了房子安顿下来,儿子儿媳也来到城区生活。
代荣中负责的路段附近有生活超市、商业购物中心等,是仁怀城区人流量较大的位置,每天她总是早早的就到责任路段,麻利的将路段清扫干净,将垃圾箱清理好。她说:“白天人来人往的容易产生垃圾,吹风的时候树叶也要掉,所以必须随时注意到”。
陈少宽负责的则是白酒包材销售的区域,早上是人流比较多的时候,“趁着5点多路上还没什么人,好干活,把负责的路段先清扫一遍。”陈少宽一边说着,手里的活却没停过。工作时,陈少宽总是比别人早到负责路段,遇到下雨天不好清扫时,他便用火钳和竹签一点一点的把垃圾捡起来。
“上班的第一个月我们拿到900多元的工资,心里高兴的很,相信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。”回想第一次领工资的情形,代荣中仿佛历历在目。对于这对夫妻来说,900多元的工资不仅仅是一笔数字,它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肯定与回报,更重要的是,这份工资让他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与可能。他们深知,虽然起点低、条件艰苦,但只要用心去做、不断努力,就一定能够改善生活。
正当生活似乎步入正轨之时,一场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却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。二儿媳在孙子满月后,悄然离开了这个家,从此音讯全无。二儿子也在家里 待了一段时间后,将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托付给他们,去了广东打工。刚开始还经常联系,后来也没有音讯了,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。”代荣中回忆说。
这一变故如同晴天霹雳,让夫妻俩的心瞬间沉入谷底。面对这个无辜的小生命,他们的心中五味杂陈。他们看着襁褓中熟睡的孙子,那张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无辜与纯真,仿佛这一切的变故都与他无关。夫妻俩的心被深深触动,他们知道,无论生活多么艰难,他们都必须坚强起来,为这个小生命撑起一片天。
在儿子儿媳相继离去的日子里,夫妻俩不仅要继续做好环卫工作,维持家庭的生计,还要承担起照顾孙子的重任。他们开始相互扶持,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。
自此,夫妻俩开始了一边上班一边带孙子的生活。当笔者问到他们的大儿子时,代荣中脸上充满心酸和愧疚:“他去河南砖厂打工时不小心被泥巴砸到了腰,当时不觉得有什么,一年多以后腰便弯不下去了。我们带他去重庆、四川和遵义等地方看病,甚至用了很多偏方,都没有治好,落下终身疾病。”因为家庭条件和身体情况的双重原因,37岁的大儿子至今未婚,且常年在外务工,一年难得回来一次。
忙完一上午的工作,夫妻二人便赶紧往家里赶,“要回去了,给母亲和孙子做饭。”
穿过三转盘路口,再往停车场方向里走,映入眼帘的是一间矮矮小小的平房,里外都是裸露的砖,墙体已经斑驳暗沉,似在诉说着年代的久远和生活的沧桑。推开被岁月磨损过的大门,一眼便能看完这个家。房间不大,也就10来个平方,屋子里,一张上下床,一张双人床,一张桌子,一台电视机,一台旧冰箱,一台煤炉便是全部家具,这里装满了一家四口十多年来生活的一点一滴。
![](http://www.gzsjjt.com/Public/Uploads/editor/image/20241206/20241206143326_61171.jpg)
![](/Public/Uploads/editor/image/20241206/20241206143348_34812.jpg)
苦难专挑穷苦人,麻绳专挑细处断。9年前,陈少宽的母亲因为一场意外导致下肢无力,很难独立下床行走,生活无法自理,夫妻二人只能把她从老家接到身边,一切生活起居全靠两口子照顾。中午时分,陈少宽家的厨房里,饭菜的香味飘散着。手上满是老茧的代荣中,盛起刚烧好的菜,而后放在砧板上细细剁碎。“母亲的餐饭是另外准备的,须煮到软烂才能咽得下去。”陈少宽说,为了让母亲吃得舒心,每顿饭菜都得多一道处理环节。
饮水喂饭、整理被褥、活动筋骨,这些都是夫妻二人每天的固定日程,夫妻俩对母亲可谓是呵护备至。“孝敬父母,天经地义。小时候是母亲把我拉扯大,如今她老了该我照顾她了。”代荣中说。
陈少宽家中原有8个兄弟姐妹,自己是老大,二弟有精神疾病住进了精神病院,三弟前些年一直未成家,后来去做了上门女婿,剩下5个妹妹都嫁出去了,陈少宽自然就担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。“虽然照顾母亲9年了,很多人都说这是怎么坚持下来的,其实我什么都没想,我就想着照顾母亲是我的职责,是我当孩子应该做的。”陈少宽轻描淡写的说。
![](/Public/Uploads/editor/image/20241206/20241206143427_16984.jpg)
每天工作结束后,他们都会扶着母亲下床走一走,或者坐在门外晒晒太阳。孙子今年上小学六年级了,但是学习成绩却不尽如人意,夫妻俩都没什么文化,也没法辅导。“我们也想经常在家陪他们,但是家庭条件有限,没办法,不上班就没法生活。”谈起母亲和孙子,夫妻俩常觉得有所亏欠。
今年,陈少宽的三妹也来到仁怀务工,把房子租在了他们家附近。因为要上班,不放心母亲一个人在家,于是大家一起商量,将母亲安置在三妹那里,白天他们 帮忙照看。每到饭点,陈少宽夫妻俩就提前把饭菜准备好,给母亲端到床边,留一部分等孙子放学回来吃。
尽管生活担子重,家中琐碎事情多,但他们两人很少请假。陈少宽说:“有份稳定的工作我们很满足,公司给我们买了保险,节假日还会发慰问品和慰问金。”虽然没有假期,但陈少宽夫妇却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充实。他们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工作时间,努力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更加整洁的生活环境。
从事环卫工作的13年里,城市的变化、工作的变化、市民的变化。夫妻俩深有感触:“现在很多人对环卫工这个职业给予尊重,每逢夏天,很多店铺门口都摆放了免费的茶水,逢年过节也有单位公司对环卫工人开展慰问。”这些善举让他们心里暖呼呼的。
由于工作表现突出,2015年、2016年、2018年陈少宽被仁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表彰为环卫作业能手;2022年荣获公司“优秀员工”;2024年被表彰为最美环卫工人。
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栉风沐雨十三载,生活的苦难并没有打倒他们,这对环卫夫妻用他们的坚强与勇气,挑起了家庭的重担。他们的身上,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不易与艰辛,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善良与坚韧。
在未来的日子里,愿这对夫妻能够继续携手前行,为城市的整洁与家庭的幸福贡献更多的力量。